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务】
【课程代码】001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常见的电子货币的载体是(C)
A、本票
B、支票
C、银行卡
D、银行存折
2、持票人通过向商业银行转让票据而获得资金的票据行为是(C)
A、票据签发
B、票据背书
C、票据贴现
D、票据承兑
3、强调“货币市场失衡导致汇率变动”的汇率决定理论是(B)
A、国际借贷说
B、货币分析说
C、利率平价理论
D、购买力平价理论
4、将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债券通常被称为(D)
A、国库券
B、金融债券
C、政府债券
D、指数债券
5、下列属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是(C)
A、股票
B、票据
C、期权
D、债券
6、债券的票面收益率即为债券的(C)
A、到期收益率
B、现时收益率
C、名义收益率
D、持有期收益率
7、成交与交割基本同时进行的股票交易方式是(A)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远期交易
8、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被称为(B)
A、贴现率
B、市盈率
C、收益率
D、容量比率
9、将合约买方风险锁定在一定限度内的金融工具是(D)
A、利率期货
B、外汇期货
C、金融远期
D、金融期权
10、我国的中央银行是(A)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11、以“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机构是(D)
A、商业银行
B、金融租赁公司
C、信用合作机构
D、信托投资公司
12、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避免成员国竞争性货币贬值为宗旨的国际金融机构是(A)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国际清算银行
13、“充当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中介人”体现了商业银行的(A)
A、信用中介职能
B、信用创造职能
C、支付中介职能
D、资产管理职能
14、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D)
A、贷款
B、证券投资
C、担保
D、现金资产
1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C)
A、安全性
B、流动性
C、盈利性
D、便利性
16、货物与服务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A)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储备资产
17、工资-价格螺旋上升引发的通货膨胀属于(B)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预期型通货膨胀
18、判断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准是(D)
A、需求旺盛
B、货币超发
C、本币贬值
D、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19、依据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信用等级划分标准,下列属于“投资级债券”的是(B)
A、B级
B、Baa级
C、Ba级
D、C级
20、下列属于中央银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的是(D)
A、降低再贴现利率
B、扩大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C、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有价证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有(AB)
A、股票
B、公司债券
C、国库券
D、回购协议
E、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22、债券投资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ABCDE)
A、利率风险
B、价格变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通货膨胀风险
E、违约风险
23、下列关于货币供求与市场总供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B、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C、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
D、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总供给
E、货币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4、下列属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ACE)
A、次级贷款
B、正常贷款
C、可疑贷款
D、关注贷款
E、损失贷款
2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CDE)
A、实行双挂钩制
B、银行券规定法定含金量
C、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D、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E、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26、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自由铸造”制度易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物价上涨。
答:
错误
27、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交易额大是货币市场的基本特征。
答:
正确
28、金融互换合约的理论基础是一价定律。
答:
错误
29、凯恩斯认为投机性货币需求主要受利率影响,是利率的递增函数。
答:
错误
30、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答:
正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1、某企业持有一张90天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票面额100万元,到银行请求贴现。银行确定该票据的年贴现率为6%,请计算该企业可获得的贴现金额。
答:
(1)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年贴现利率/360)=100x90×(6%/360)=1.5(万元)
该企业可获得的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100-1.5=98.5(万元)
32、假设一国基础货币量为5万亿元,准备-存款比率为12%,通货-存款比率为6%。请计算该国的货币供给量。(单位:万亿元)
答:
(1)货币乘数m=[(C/D)+1]/[(C/D)+(R/D)]=(6%+12%)=1.06/0.18=5.89(4分)
(2)货币供应量Ms=B×m=5×5.89=29.45(万亿元)(4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答:
(1)积极作用:①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2)风险:如果对信用利用不当,信用规模过度扩张,会产生信用风险的集聚,进而威胁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34、简述投资银行的业务。
答:
(1)证券承销业务;
(2)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
(3)并购业务;
(4)资产管理业务;
(5)财务顾问与咨询业务;
(6)风险投资业务。
35、简述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答:
(1)可以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降低了国际游资对一国汇率冲击的风险;
(3)浮动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具有自主性。
六、论述题:本题15分。
36、结合利率作用理论,试述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和进程。
答:
(1)利率的作用:
①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在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利率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③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④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⑤利率变动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改变将共同作用于社会总储蓄、总消费和总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使这些变量随之发生变化。
(2)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因:利率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使利率能够真实灵敏地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可以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使资金实现最有效的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确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1996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改革进程基本是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开展的。